政策、需求、技術三重驅動,新風系統正迎爆發期?
2025年上半年,中國新風系統行業市場在政策持續加碼、健康意識深度覺醒以及技術成本持續優化的共同驅動下,市場呈現出應用深化、技術升級、品牌分化的鮮明特征,新風系統正從“改善型設備”加速轉變為現代建筑的“健康剛需”。具體來看,有以下特征:
核心驅動力:政策、健康與技術三駕馬車
政策引擎強勁:“雙碳”戰略目標持續深化,國家及地方層面關于綠色建筑、超低能耗建筑的標準與規范日益嚴格并落地執行。新建住宅及大型公共建筑強制配置高效新風系統已成為普遍要求,為行業提供了堅實的增量市場基礎,從源頭上推動了行業標準的提升。
健康需求升級:如今居民對室內空氣質量的關注度已躍升至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,成為繼水質、食品安全之后的第三大健康剛需。消費群體,特別是年輕一代,其需求已從滿足基礎的“通風換氣”,全面升級為追求“全屋健康空氣管理”——涵蓋PM2.5、CO?、甲醛、溫濕度乃至微生物等污染物的綜合控制與舒適度保障。健康中國2030戰略的深化,進一步催化了這一剛需的形成與升級。
技術普惠加速:國產核心部件(如高效電機、熱交換芯體、傳感器、過濾材料)的性能在可靠性、壽命、效率上不斷突破,同時規模化生產帶來顯著的成本下降。這使得整機價格更具市場競爭力,顯著降低了高品質新風系統進入普通家庭的壁壘,加速了市場下沉與普及進程。
品牌格局:競爭激烈,差異化競爭成關鍵
市場規模的擴大吸引了眾多參與者,競爭日趨白熱化。目前市場格局呈現出梯隊分化特征。
目前,市場上已經涌現出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品牌,如松下、大金、霍尼韋爾、百朗、造夢者、遠大、蘭舍、狄耐克、綠島風、愛迪士、環都、美的、海爾、格力、海信、小米等。這些品牌憑借優質的產品和服務,贏得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。同時,國內新風系統行業的整體競爭水平也在不斷提升,行業集中度逐漸提高。
在競爭格局中,專業新風品牌逐漸占據核心地位,但國產品牌的市場份額也在逐步提升,他們通過加大研發投入、提升產品品質和服務水平,逐漸在市場中站穩腳跟。未來,單純的價格戰難以為繼,基于核心技術、場景解決方案和用戶體驗的差異化競爭將是品牌立足與發展的核心。
應用場景深化:從住宅到多元空間
新風系統不僅是實現室內空氣品質優化的核心,更是平衡建筑節能與居住舒適性的關鍵技術。
家用市場:全熱交換新風系統主導:因其卓越的熱回收效率(顯著降低空調能耗)和整體舒適性,完美契合家庭節能與舒適雙重需求;壁掛式新風撬動存量改造:安裝便捷、成本較低、無需復雜布管的壁掛式新風,成為老舊住宅改造的首選方案,尤其在北方冬季霧霾高發地區,滲透率快速提升。
商業領域:大型商用新風系統向集成化、智能化、高潔凈度方向發展。系統深度集成空調、空氣凈化、智能監控與管理功能,廣泛應用于寫字樓、商場、學校。醫院場景對空氣潔凈度、微生物控制要求嚴苛,成為推動高效過濾、殺菌消毒、壓力控制等技術持續升級的關鍵驅動力。
工業領域:需求穩步增長,特定場景催生專業化產品。電子廠房、生物實驗室、精密制造車間等對空氣潔凈度、溫濕度穩定性、防靜電等有極高要求;化工等場所則需防爆、防腐蝕設計的新風系統,帶動了相關細分領域的研發與創新。
未來趨勢:智能化、集成化、綠色化的深度演進
展望未來,行業將在三大方向持續深化:
智能化--從響應到預測:新風系統將超越簡單的參數設定與開關控制。借助物聯網、AI算法及更豐富的傳感器,系統能實時感知各區域空氣質量差異,實現精準的分區按需送風,并基于用戶習慣、室外污染及氣象數據主動預測空氣質量變化,自動優化運行策略,實現“主動式健康空氣管理”。
集成化--單品到全屋解決方案:單一新風設備將加速融入更廣闊的家居環境系統。與空調、加濕/除濕、空氣凈化、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的深度聯動與集成成為必然。
綠色化--從節能到碳中和:綠色化進程中,行業正從設備自身能耗優化,擴展到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跡管理。這包括使用更環保的材料、優化生產工藝降低排放、提升設備能效、以及探索與可再生能源(光伏等)的結合應用。綠色化成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和應對政策要求的核心競爭力。
2025上半年中國新風系統行業在激烈競爭中不斷精進。隨著健康居住成為時代共識,新風系統已從單純的空氣置換工具,升級為涵蓋空氣質量、智能控制以及場景適配的綜合訴求。下半年乃至更長的時間里,隨著精裝房配套率的提升,既有建筑改造需求加速釋放,行業或迎來新一輪技術整合與服務升級浪潮。

